(新春见闻)首个“非遗版”春节:当古老技艺跃动指尖
创始人
2025-01-30 11:47:51
0

  中新社北京1月30日电 题:首个“非遗版”春节:当古老技艺跃动指尖

  中新社记者 徐婧 关雪昭

  “一抛、一甩,伴随着如北京雨燕叫声般的清脆声响,‘太平燕’就在空中盘旋飞跃了。”乙巳蛇年正月初一开启的北京大观园红楼庙会上,手艺人边冬菊正为游客演示“太平燕”这项老北京传统技艺的玩法。

  太平燕也叫甩燕,是一种模仿北京雨燕的节令玩具。“燕子有吉祥的寓意,太平燕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象更新,希望大家能在开年讨个好彩头。”边冬菊说。

1月29日,中国农历正月初一,游客在北京大观园红楼庙会观看皮影戏表演。中新社记者 关雪昭 摄

  不远处的大观园湖西侧舞台旁,传来小朋友的阵阵欢呼声。彼时,舞台中央正上演着儿童皮影戏《老虎学艺》。小学五年级的杨春薏看得津津有味:“皮影戏很有意思,这部戏启发我们要虚心学习。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除了皮影戏展示外,剧团专门设置了儿童皮影互动区,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。

  年货摆摊儿售卖,街头挂满了鱼灯。正月初一,北京厂甸庙会开门迎客。

  厂甸庙会始于明代嘉靖年间,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。今年,厂甸庙会为民众带来“非遗版”春节新感受。琉璃厂在地商户挂起特色招幌,呈现老北京庙会盛景,突出传统“文市”庙会特色。

1月29日,中国农历正月初一,北京厂甸庙会开门迎客。中新社记者 徐婧 摄

  74岁的北京市民耿先生到厂甸庙会“请福”,收获了一面写有“吉祥如意”的纸扇。记者看到,在一得阁店内,以成本价购买扇面、书签等商品,就可请书法老师书写新年祝福;游客还能在宣纸上进行拓印体验。“吃糖葫芦、转风车、玩陀螺,儿时的庙会记忆今天在厂甸依然能找到。”耿先生说。

  当逛博物馆成为“新年俗”,传统年俗依然是展陈中不可或缺的元素。首都博物馆内,小学六年级学生靳泓羽和母亲在门神、灶王爷年画前驻足欣赏。“这个展厅很有过年的特色。”靳泓羽说,年画上的场景都是在过年时经常见到的。

  这是该馆在今年春节期间举办的“版上生华肇启新元——京津冀木版年画展”。从门神守护到仙佛庇佑,从吉祥祈愿到故事演绎,通过约120组(件)木版年画,展览还原旧时过年的热闹景象。

  来自北京一零一中学的韩同学说,木版年画富有强烈鲜活的色彩和生命力,视觉效果更好。在展厅出口,参观者还可以领取一张生肖蛇画版填色卡,通过自行填涂颜色收获别样的文化体验。

  展出之余,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将古老技艺融入年俗活动。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正在开展“非遗体验月”,与中华老字号荣宝斋合作,向观众“传授”木版水印技艺。

2025年春节前夕,游客在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体验木版水印。中新社记者 关雪昭 摄

  “拓好这幅字既需要力气,也需要耐心。”用毛笔涂墨,小学三年级学生沐沐将齐白石所书的祝福语拓印纸上,几分钟后,就拿到了自己的专属红包。

  体验区域旁,“水印宣南雅集复现——荣宝斋非遗木版水印特展”为观众还原了木版水印工坊,解读木版水印的历史渊源、制作工艺、艺术特色和当代发展。

  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工作人员说,该馆准备了制作木版水印红包、印制蛇年图案、收集木版水印五福等活动,将持续至农历正月十九,希望参与者在认识木版水印这一技艺的同时,度过满溢文化温情的中国年。(完)

相关内容

热门资讯

广西北海国际客运港三个新泊位投... 12月31日,广西北海国际客运港5、6、7号泊位投入使用,将有效缓解北海至涠洲岛航线高速客船泊位不足...
航拍西安文化新地标长安书院 12月17日,陕西西安,长安书院正在建设中。作为西安文化新地标的长安书院位于灞河西岸,从空中俯瞰,似...
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女... 11月27日,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女子排球决赛在湖南长沙举行,山东队3:0战胜江苏队夺得冠军...
“千年药乡”甘肃陇西:中药材交... 图为中药材交易市场内顾客正在选购中药材。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图为中药材交易市场内顾客与药农沟通议...
江西靖安:民众畅享冰雪运动 1月11日,江西靖安国际滑雪场,游客在进行单板滑雪。进入寒冬腊月,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国际滑雪场吸引众...
低空经济催生“飞手”热:走进河... 图为学员正在进行地面战训练。陈康 摄图为学员正在进行飞行练习。陈康 摄图为培训教练指导学员正确使用无...
重庆永川:千灯璀璨夺目 “点亮... 图为永川区松溉古镇街道的鱼形灯饰。张潆丹 摄图为游客在永川区松溉古镇游玩。张潆丹 摄 图为游客在永川...
(新春见闻)甘肃社火“醉关公”... 图为社火表演者与民众现场互动。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图为“醉关公”小林子(右二)社火表演中。中新社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