祀我国殇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今天举行
创始人
2024-12-13 14:19:27
0

 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,上午10时,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,举行了国家公祭仪式。

  总台记者 杨光:我现在就是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公祭广场,今天上午,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就是在这里举行。

  拉响防空警报

  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

  上午的时候,来自社会各界的8000多名代表胸戴白花,默然肃立。随着防空警报声响彻南京城上空,现场全体人员向死难者默哀。

  在1937年的那场浩劫中,有30万无辜同胞在南京惨遭侵华日军屠戮。我现在所在的纪念馆本身也是一处当年遇难者遗骸的集中掩埋地,馆内至今展陈着从1984年到2006年期间发掘出的遇难者遗骸,因此纪念馆本身也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铁证之一。

  自2014年开始,我国以立法形式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,一方面是告慰逝者的在天之灵,另一方面也是提醒我们所有人:“国行公祭,祀我国殇!民族之痛,永不敢忘!”

  默哀结束后,16名礼兵向公祭台敬献花圈,来着南京市的87名青少年代表宣读《和平宣言》,6名社会各界代表撞响了“和平大钟”。伴随着钟声,3000羽和平鸽展翅高飞,一方面寄托了对死难者的无限哀思,同时也表达了我们和对和平的不懈追求。

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2人

  在仪式现场,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特殊的人群,他们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和家属。其中年纪最大的一位老人今年90岁,叫刘民生,他也是今天唯一到达现场的幸存者。

  其实在这几年的公祭仪式中,我们也发现,随着幸存者年纪越来越大,能够来到现场的幸存者也越来越少。在纪念馆的入口处有一个照片墙,上面的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位幸存者。其中亮着灯的是仍然健在的幸存者,而熄灭的代表已经逝世。截至目前,仍然健在的幸存者仅有32人,其中年纪最大的101岁,最小的86岁。

  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

  在祝福这些老人健康长寿的同时,近些年来,纪念馆也在积极开展幸存者记忆的数字化保存工作。实际上随着国家公祭日的设立,越来越多的人对那段黑暗的岁月也有着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,这一点从纪念馆的参观人次上也能感受到。

  就在去年,纪念馆的参观人数突破了600万人次。相信每一位参观者在参观过后,记住的不仅是暴行的残酷、民族的伤痛,也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建设现代化强国、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落在每一个人身上的责任。

  (央视新闻客户端)

相关内容

热门资讯

广西北海国际客运港三个新泊位投... 12月31日,广西北海国际客运港5、6、7号泊位投入使用,将有效缓解北海至涠洲岛航线高速客船泊位不足...
航拍西安文化新地标长安书院 12月17日,陕西西安,长安书院正在建设中。作为西安文化新地标的长安书院位于灞河西岸,从空中俯瞰,似...
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女... 11月27日,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女子排球决赛在湖南长沙举行,山东队3:0战胜江苏队夺得冠军...
“千年药乡”甘肃陇西:中药材交... 图为中药材交易市场内顾客正在选购中药材。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图为中药材交易市场内顾客与药农沟通议...
江西靖安:民众畅享冰雪运动 1月11日,江西靖安国际滑雪场,游客在进行单板滑雪。进入寒冬腊月,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国际滑雪场吸引众...
低空经济催生“飞手”热:走进河... 图为学员正在进行地面战训练。陈康 摄图为学员正在进行飞行练习。陈康 摄图为培训教练指导学员正确使用无...
重庆永川:千灯璀璨夺目 “点亮... 图为永川区松溉古镇街道的鱼形灯饰。张潆丹 摄图为游客在永川区松溉古镇游玩。张潆丹 摄 图为游客在永川...
(新春见闻)甘肃社火“醉关公”... 图为社火表演者与民众现场互动。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图为“醉关公”小林子(右二)社火表演中。中新社记...
贵州毕节:2000米“冻”出别... 图为雪后的雾岭红高山茶园,银装素裹。罗大富 摄 图为雪后的雾岭红高山茶园,银装素裹。罗大富 摄 图为...